時間:2022-11-16
我常常思考,美術教育對于一個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有什么用?這個問題有很多正解——
譬如,美術可以培養孩子們對藝術作品、生活以及自然世界的感受力、欣賞力、表現力,還能發展兒童的觀察力、想象力、創造力等等,不一而足。
而讓我感觸最深的,是美術教育對孩子感受力的培養,對孩子感知敏感度的提升。
01
美術是一種語言
一幅美術作品,就是一場無聲的心靈傾訴,或沉靜淡然,或熱烈怒放……它也是一種語言,是連接我們內心與自然世界的認知紐帶,而這門語言的鑰匙就在于感受力。
感受不同,觀察的視角自然也會變化,起初會刻意訓練,而后隨著這種變化融入生活中的點點滴滴。慢慢地,原本不會注意的東西,孩子開始饒有興趣地觀察,原本不會有觸動的事情,也會引起孩子獨特的思考。
例如,孩子們剛開始觀察色彩時,只能看到一種簡單的紅,而經過老師的引導,孩子們再去細心觀察,慢慢能從中體會并發現出更多層次的紅。
一個看似平面的物體,在老師的帶領下,孩子們再看這個物體會發現它是立體的,四周有空氣流動……
甚至,一個從多數人審美角度來看可能很丑的物體,如枯樹枝、石頭等,學習美術課后,孩子們也能從中發現——它美的一面。
02
擁有發現美的眼睛
有了逐漸豐富而多元的感受,人的視野和認知,就不會再局限和單一,能發現自然和生活中很多不被覺察的美。而基于感知的敏感度提升,想象力、創造力也會源源不斷得到發展。
在秋日最后的時光里,孩子們以各種落葉進行了自己的創作,描繪了五顏六色的好時節,快跟著孩子們的作品一起去感受秋天的色彩吧!
小低齡段學生作品:《落葉怪獸》
還有小情緒配音~
小高年級學生作品:《樹葉脈絡制作》
去除葉肉,脈絡清晰可見
瞧,在孩子們的手中,一片片樹葉,變成了奇形怪狀的“怪物”,一抹抹顏色,變成了可愛的表情。
陽光、落葉、大地……自然無私地滋養著萬物,無論四時流轉,我們都與大自然緊密連接,感受自然,感受生活,用藝術的方式記錄、品味著自然的美。
如果一個孩子
沒有摸過樹的皮
沒有踩過干而脆的落葉
沒有領略過大千世界的燦爛色彩
就沒有辦法教他美術
因為他沒有第一手接觸過美
——席慕蓉
03
以美術作舟
美術教育不只是一幅畫;美術教育是一條船,承載著孩子們對美的追尋與創造。
在常青校園,美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,與自然教育、人文教育相互融合,相互促進。孩子們在發現美、認識美、感悟美、創造美的過程中,自由地思考、表達、交流、分享,他們的精神世界一點點拓展開,健康、開放和創造性的心靈也隨之慢慢茁壯。
【作者:美術老師陳娜娜】